台灣老年人口自評健康與功能障礙情形之轉變-摘要-董和銳

摘要 社會老年學(Social Gerontology)的研究指出,自評健康:「你認為自己的 健康是很好、好、普通、不太好、還是很不好?」這樣一個簡短問項的背後所能 代表的意涵似乎是超乎其字面上所顯示意義,因為這樣一個主觀的健康測量指標 在預測後來的死亡情形時似乎可以解釋許多其他客觀健康指標所不能解釋的變異 量。因為自評健康反映的是一個動態而非靜止於某一時點的健康。本研究利用 「臺灣地區老人保健與生活問題長期追蹤研究」調查資料實證地檢視台灣老年人 口之自評健康與其他客觀健康測量指標之間的關聯,另外本研究還分析了受訪老 人在1993 年與1996 年之間自評健康之變化與他們的功能限制及日常生活障礙之 間變化的關聯。結果顯示,就台灣的老年人而言,慢性疾病、功能限制與日常生 活障礙全部都與自評健康有顯著的相關,而在自評健康在1993 到1996 年之間的 變化方面,研究結果發現那些自評健康從「很好或好」變成「很差、不好或普 通」的老人多半也是那些慢性疾病變多、功能障礙情形惡化的老人。因此我們可 以說自評健康雖是一個主觀的健康評估,但卻是一個有實用價值的健康測量指 標。董和銳 國防大學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組 通訊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 161 號 E-mail: htung@ndmctsgh.edu.tw 詳閱全文: http://www.spris.org.tw/develop/05june-01.pdf